2021-08-05

保護北極熊與興建太陽能廠,哪一個重要?

最近常接獲企業友人詢問,除了綠電、淨零碳排,還會好奇順帶一提,什麼是「生物多樣性」?深怕一不注意,就錯過了關鍵趨勢。

的確,生物多樣性一直是隱藏在後的議題,直到去年疫情當道,聯合國仍堅持召開生物多樣性峰會,全球64個國家領導人立下30x30目標,承諾2030年以前保護30%的陸地和海洋,以挽救未來10年內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危機,並以此因應氣候變遷。 

去年國外研究的一項新發現,相當振奮人心。若能恢復30%的生態系統,對於挽救大量物種將有相當大的幫助,也有助於吸存過去200年間累積在大氣中近半的二氧化碳含量。

地球超載中

當人類文明趨向城市化偏離自然時,容易以為生態變化與個人生活沒有太大關係。唯有當人類生命遭受如Covid-19病毒威脅時,才會深刻省思我們與大自然之間彼此相互依存。

圖/疫情嚴峻更加讓我們反思人類與地球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,僅為情境配圖。遠見陳之俊攝影

什麼是生物多樣性? 

簡單來說,生物多樣性是穩定自然環境的基礎。當生態系中的生物種類越多元,就不會因為少數幾個物種消失而產生重大的改變。然而,由於工業活動大量排放的溫室氣體,干擾破壞了自然生態,造成生物急遽的大量滅絕。

當物種趨向單一化,就容易因爲單一環境變遷或個別自然災難,引發更大規模的生物滅絕。科學家警告,目前地球正處於「第六次物種大滅絕」,速度比正常時期快上1000倍;未來20年內,還會有500種陸生物種迅速消失,這將是人類文明崩潰的臨界點。

生物多樣性、氣候變遷與流行疾病》相互牽引 

過往,上述三者之間看似沒關聯,當Covid-19爆發後,研究發現實則相互牽引。當氣候變遷危害到生物多樣性樣貌時,就會導致萬物生命網絡斷鏈,逐步增進疾病從野生動植物傳給人類的潛在風險,最終反撲回人體健康的崩壞。因此,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(Antonio Guterres) 毫不諱言指出,人類正在對自然發動戰爭,我們必須立即修復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。

圖/生物多樣性的失衡,來自於人類過度使用資源,搶救北極熊的行動更加迫在眉睫,僅為情境配圖。圖片來自pixabay

盤查地球足跡》拯救消失的生物  

氣候變遷加劇,讓全球各地自2020年起紛紛興起一場風起雲湧的綠色浪潮,陸續有更多企業加入RE100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組織,承諾100%再生能源使用的時程,揭開了人類與大自然共好的序幕,令人欣慰。

深入探索,採用綠電與興蓋再生能源廠,是否已然足夠?

生物多樣性的失衡,來自於人類過度使用資源,以我們現在的使用方式,未來需要五個地球資源才足以支撐。全面性考量「產品地球足跡」對自然生態可能產生的破壞,是有機會讓經濟與自然相互溝通對話。唯有當我們從產品完整的五個生命週期「原料取得、製造生產、運輸銷售、消費使用到廢棄回收」進行碳足跡盤查,就會發現所謂的綠電使用,可能僅局限在某個生命週期才能發生作用。

舉例來說,企業進行生產製造時,必須努力降低地表上的碳排放,避免挖掘地表下已固化的碳釋放到大氣中,也就是善用「生物循環」與「工業循環」的原則,以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指數,最終達到「零碳」恢復自然生態。

因此,當我們把拯救北極熊放在首要順位,盡力去維持生物多樣性平衡,可能會比興建太陽能電廠,來得更迫切需要。

圖/太陽能電廠,僅為情境配圖。遠見蘇義傑攝影

首家台灣企業受邀演講 

2020年蔓延全球的疫情,不禁讓我想起多年前閱讀美國生態文學作家瑞秋・卡森(Rachel Carson)「寂靜的春天」,啟發人們深刻思考與大自然生態之間的和諧,實為企業永續經營之鑰。

15年來,從碳足跡盤查、建構綠色供應鏈到完整落實減碳,進而取得企業組織與產品全品項碳中和確證,我們終於在2020年成為全球第一個達到零碳的美妝企業,證明企業做到「零碳」是可行的。

2021年啟動「±R計畫」,「+增加」對自然萬物的尊重與、「–減少」對身體與環境的負擔。從過去工業循環Reuse、Refill、Reduce原則再進升,用維護「生物多樣性」的角度出發,以Respond、Revive、Respect態度,傾聽大自然的聲音、回應地球環境面臨的衝擊、致力復甦大地萬物生態。

聯合國COP15全球生物多樣性峰會 

今年10月,聯合國COP15生物多樣性峰會,與11月在英國格拉斯哥(Glasgow)舉辦的聯合國COP26氣候峰會,很有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一場氣候峰會。我們因為多年來持續減少對地球環境衝擊的具體實現,而成為聯合國全球氣候峰會的策略夥伴,將與聯合國一起分享與推動因應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。屆時,我將發表演說,期待與來自全球各地的永續領袖共同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