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冰不再堅固,雪橇犬該往哪裡去?
在格陵蘭西北的冰原深處,49 歲的因紐特獵人 Olennguaq,每天清晨都會喚醒他的雪橇犬群。45 頭雪橇犬,是他一生的夥伴,也曾是他穿越冰原、捕獵生計的雙腳。但如今,他越來越少帶牠們出門。
「這些冰不再像以前那樣結實,」他望向遠方消融的冰層,「我不能冒險,不能讓牠們也陷下去。」
一段與雪橇犬共同走過的歲月
自 13 歲起,Olennguaq 就跟著父親學習如何駕馭雪橇、追蹤獵物。他熟悉每一段結冰路徑、每一塊可以落腳的冰面,雪橇犬則是他最忠誠的導航者。牠們不只是工具,更是家庭的一份子——懂得聽令、感知風雪變化,甚至能在獵人迷失方向時找回安全路徑。
然而近十年,狩獵的次數減少,冰層越來越不穩,雪橇犬無法長時間奔馳在冰上。有時,只能停在村口,看著獵人徒步或使用汽機雪橇代替出行。
當冰下沉,文化與連結也一同消失
在過去,養一群雪橇犬象徵著一個家庭的力量與傳承。但現在,許多因紐特家庭選擇減少飼養,因為無法提供牠們足夠的食物與運動量。雪橇犬的數量正在迅速下降,與之消逝的,是一整套極地文化的日常。
「我最大的遺憾,是我的孫子可能不會再體驗一次真正的雪橇獵旅,」Olennguaq 說。
他所說的不只是對家的懷舊,更是一場文化存續的焦慮。
站上世界舞台,為雪橇犬發聲
今年四月,Olennguaq 將首次離開格陵蘭,遠赴台灣,參與《IPCC 國際論壇:北極的最後一塊冰》。這場由 O’right 歐萊德主辦的國際論壇,將首映全球唯一極地紀錄片《解凍格陵蘭:冰的顏色》,並集結冰川科學家 Dr. William Colgan、企業代表葛望平等重量級講者,共同探討氣候變遷下的文化與生存挑戰。
在論壇上,Olennguaq 將親口分享雪橇犬的故事——這些沉默的生命如何伴隨他走過冰河歲月,也如何在氣候崩裂中逐漸失聲。
這不只是關於冰與犬的故事,而是人與自然、文化與未來的對話。
全球唯一極地紀錄片首映 + 國際論壇,揭開氣候變遷的未來挑戰
氣候危機不只是科學家的數據,更是全球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關鍵變數。今年 4 月,歐萊德將舉辦國際論壇《IPCC 國際論壇:北極的最後一塊冰》,邀請全球重量級講者,共同探討企業在極端氣候變遷下的應對之道:
- Dr. William Colgan|IPCC 冰川科學家,駐地北極 20+ 年,揭示冰層變遷對全球供應鏈的潛在影響。
- Olennguaq|來自格陵蘭的因紐特獵人,親身經歷冰川變化,見證家園與文化的挑戰。
- 葛望平|「解凍格陵蘭」發起人、歐萊德董事長,四度受邀聯合國 COP 氣候峰會,引領企業行動轉型。
全球唯一極地紀錄片首映:《解凍格陵蘭:冰的顏色》
透過科學與影像,見證北極冰川的變遷,企業如何在數據中找到永續經營的關鍵解方?這不僅是一場論壇,更是企業與未來的關鍵對話!
論壇資訊
2025.04.14|台大場
2025.04.15|台北場
2025.04.16|高雄場
極端氣候下的經濟挑戰,企業如何因應?2050 年的世界,取決於今天的決策!你的企業,準備好迎接未來了嗎?